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確定
熱門文章
熱門文章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文章主題
專欄作者
買樓申請按揭基本上是「指定動作」,銀行都會要求業主買一份火險保障樓宇結構安全。不過不少人都會混淆火險與家居保險,事實上前者主力保障樓宇結構,後者主力保障家居財物,保障範圍不盡相同。
今天,10Life就跟大家講講兩者有何分別,以及比較市場上火險的保費率差異,大家若果不希望由銀行直接推薦火險產品,亦可以自己選擇 。
表一:比較火險和家居保險
火險 | 家居保險 | |
保障範圍 | 只涉及樓宇結構,例如地板、天花板、門窗、牆身和水管等,但須由火災、閃電、爆炸、冧樓、山泥傾瀉等引致 | 家居財物保障,例如家庭電器、傢俬、收藏品、珠寶首飾等,須由火警、水浸、盜竊、爆水管引致;此外,家居保險亦保障第三者法律責任賠償;以及全球個人財物保障 |
誰人可以買? | 業主 | 業主或租客 |
是否必需購買? | 如需申請銀行按揭,業主必需要根據銀行要求買一份合適的火險 | 按個人需要自行決定 |
註:實際保障須視乎個別保險產品。 |
火險保「四面牆」 業主如申請銀行按揭便須購買
業主置業時如需申請銀行按揭,銀行通常會要求業主購買火險,以保障物業價值和銀行利益。「火險」又稱為「樓宇結構保險」,保障物業本身結構因意外(如火災、水災、颱風等)而導致的結構損毀,即賠償地板、天花板、門窗、牆身和水管等所需更換或重建費用,但並不包括因相關意外而導致的財物選失。
火險很多時候是以按揭貸款餘額作為基礎,再計及保費率等因素從而給出保費,而銀行會要求業主每年均要續保或進行自動續保。
不過又值得注意的是,銀行要求業主必需要購買火險,但業主並不一定要經銀行購買,可以自行網上投保以符合銀行要求。另一方面,如果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已為物業購買集體火險,其實可以向按揭銀行提供有關文件副本,毋須一定購買。
表二:火險/樓宇結構保險比較(港元)
保險公司
保障範圍
保費率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自負額
保障範圍
保障住宅樓宇結構因火災、閃電、爆炸、地震、墜下之飛機、水管或水箱爆裂或滿溢、風暴、颱風或水浸、暴動或罷工、惡意破壞、第三者汽車撞擊、山泥傾瀉而引致之損失。樓宇結構包括住宅的建築結構、地板、牆壁、瓷磚及門窗等。
保費率
0.063%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$1,890
自負額
每宗非水損引致索償之自負金額為核實損失之10%或250港元,較高者為準;每宗水損引致索償之自負金額為核實損失之10%或1,000港元,較高者為準。
保障範圍
保障住宅建築結構遭受火災、閃電、家用鍋爐或燃氣爆炸造成的任何破壞或損失。
延伸保障因水災、颱風、風暴、山泥傾瀉、地陷、罷工、暴動、蓄意破壞、山火、水缸溢瀉、喉管爆裂、灑水裝置失靈等事故造成的損失或損毀。
延伸保障因水災、颱風、風暴、山泥傾瀉、地陷、罷工、暴動、蓄意破壞、山火、水缸溢瀉、喉管爆裂、灑水裝置失靈等事故造成的損失或損毀。
保費率
0.035%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自負額
(a) 因颱風/暴風雨/水災而引致或造成的索償,自負額為賠償額之首港幣 3,000 元或損失的 10%,以較高者為準;
(b) 因山泥傾瀉和地陷引致或造成的索償,自負額為賠償額之首港幣10,000 港元或損失的 10%,以較高者為準;
(c) 因(a) 和 (b) 之外原因之索償,自負額為賠償額之首港幣 3,000 港元。
(b) 因山泥傾瀉和地陷引致或造成的索償,自負額為賠償額之首港幣10,000 港元或損失的 10%,以較高者為準;
(c) 因(a) 和 (b) 之外原因之索償,自負額為賠償額之首港幣 3,000 港元。
保障範圍
樓宇結構因意外損毀;附加保障包括山泥傾瀉及地陷保障、清理災場費用保障(賠償限額為投保金額之5%或100,000港元,以較低者為準)、測量師及顧問工程師費用保障(賠償限額:投保金額之5%或100,000港元,以較低者為準)。
保費率
0.057%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$1,710
自負額
除了因火災、閃電及爆炸引致損毀外,每次事故之自負額為賠償額之首1,000港元;因山泥傾瀉或地陷引致之損毀的自負額則為每次賠償額之首10,000港元或損毀金額之10%,較高者為準。
保障範圍
火災及閃電、爆炸、颱風、暴風及洪水、山泥傾瀉及地陷、地震造成損毁涉及的重置費用。
保費率
0.11%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$3,300
自負額
未有提及
保障範圍
火災及閃電、爆炸、颱風、暴風及洪水、山泥傾瀉及地陷、飛機、地震、汽車碰撞(由第三者的汽車所引致)、暴動及罷工、惡意損毀、水箱、輸水裝置或水管缺陷造成損毁涉及的重置費用。
保費率
0.15%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$4,500
自負額
未有提及
保障範圍
受保物業遭受火災,閃電,鍋爐爆炸或家用氣體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壞引起的重置費用(排水管及其裝置除外)。
保費率
0.046%
保額300萬港元之首年保費
$1,380
自負額
每次事故索償為損失理算之10%,或最少自負額為10,000港元,以較高者為準。
*假設分層住宅、少於500呎,樓齡40年以下
#假設樓齡22年、單位400呎,保費為折扣後價格
註:
1.上述保險產品均提供網上報價或保費率,從而計算出有關保費及保費率。
2.若果是因應按揭貸款額而申請火險,有關保障範圍須符合銀行要求,消費者宜直接向銀行查詢。
3.有關保費並未包按揭保監局保費徵費。
4.上述產品排名根據保險公司英文名字。
5.資料以保險公司為準。
#假設樓齡22年、單位400呎,保費為折扣後價格
1.上述保險產品均提供網上報價或保費率,從而計算出有關保費及保費率。
2.若果是因應按揭貸款額而申請火險,有關保障範圍須符合銀行要求,消費者宜直接向銀行查詢。
3.有關保費並未包按揭保監局保費徵費。
4.上述產品排名根據保險公司英文名字。
5.資料以保險公司為準。
家居保險保家居財物 業主或租客可自行決定買唔買
家居保險則針對因意外而引起的物業內財物損失,賠償相關的財物損毀費用,例如家庭電器、傢俬、收藏品、珠寶首飾等。然而,由於不同計劃對個別財物的賠償上限存在差異,加上部份產品或會涵蓋第三者責任保險,所以消費者宜按照自己需要,細閱產品條款,以揀選適合自己的產品。
現時不少家居保險不僅涵蓋家居財物,而且提供全球性的個人財保障,例如手提電話、筆記型或平板電腦維修費用;金錢失竊及個人證件補領費用;信用卡被盜用的損失等。
不過,購買家居保險並非業主專利。事實上,不論業主或租客均可按個人需要,自行決定是否購買家居保險,以保障個人財物。至於保費,通常建築面積愈大,保費愈高。若果物業樓齡較大,或非典型的分層單位,保險公司的收費亦有差異。
火險與家居保險相輔相成
以火災為例,火險可賠償牆壁、天花等建築結構損毀,而家居保險則可賠償室內財物損失。由此可見,兩款保險產品實際針對不同風險,投保人切勿混淆。
註: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6月16日。
免責聲明
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(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,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)所制定。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、事實陳述以及數據,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像,從而作出數學運算,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商業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。 10Life平台上之任何資訊(「10Life資訊」),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比較、產品評分、網誌文章等,僅供一般教育及參考用途,並不構成或意圖構成任何受監管建議、保險、金融、投資或其他專業建議、推薦、核准、認可、邀約、銷售保險、金融或投資產品。10Life資訊並沒有考慮閣下之個人需要,閱覽有關資料亦不應被視為正在進行個人合適性評估,亦不足以構成任何購買保險產品決定的依據。購買任何保險產品或進行有關保險決定前,閣下應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,自己進行研究,及/或尋求持牌保險中介人的獨立及專業意見。10Life資訊是以最大努力從不同渠道收集、驗證、更新而成。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、關連人士、代理、董事、職員、員工將不會就有關資料引致的索償或損失負上任何責任。10Life集團及其附屬公司亦概不保證或擔保有關資料之準確性、完整性和適時性。 如閣下對10Life產品評級和評分有任何意見,歡迎電郵至 enquiries@10life.com。